安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由我国老一辈解剖学家赵敏学教授(1907~2009)等创立,经过数代解剖学工作者的辛苦创业和不断进取,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室拥有一支年龄、知识及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队伍。全室人员共28人,其中教师17人、教辅11人。在全体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4人;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2人。
本室承担我校临床、预防、口腔、药学等专业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等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并参与进行了临床、卫管和医事法学等专业的课程整合工作,教学任务涵盖我校全部专业或专业方向。近年来先后主持教研项目20多项,发表教学论文20余篇。本室积极加强教材建设。我室教师近年来数十人次作为主编、副主编、编委先后参与国家级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功能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等以及部分协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同时积极组织教学人员编写相关配套辅助教材,已形成教材的系列化和精品化。
本室拥有一支作风严谨、态度端正的科研队伍,1955年即获得国内为数不多的副博士(即硕士)招生资格。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现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临床应用解剖、分子药理、嗅觉与脑功能等研究方向;具有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各1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并主持省级科研项目50余项;近年来在SCI、核心期刊杂志上平均每年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主编、副主编或参编《临床解剖学丛书》、《人体血管与血管吻合临床解剖学》、《精油物语》等科研专著十数本。
本室除了承担本校各专业的解剖理论实验课程教学及科研任务,同时负责安徽省遗体器官(角膜)捐赠中心安医大接受站和国家健康和疾病人脑组织资源库安徽医科大学分库(国家脑库安医大分库)工作。
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近年来先后有多人次获得“全国模范教师”、“陈香梅教育奖”、安徽省“三八红旗手”、安徽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等个人荣誉称号;获得安徽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1次;2003年在我校率先获得安徽省首批省级精品课程。